德信体育News
德信体育盐城年味“食”足!来这里品尝特色美食→
盐城的美食从早餐开始。数小时熬制的鱼汤面、滨海五粮粥、金刚麒、蟹黄包……这些都只是盐城美食地图上的冰山一角。有一种美食叫做“家乡味道”,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便是过年的标志。年味浓了,这些记忆里的专属味道也勾起吃货们的念想,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。
大吉大利,步步登高!众多年货中,糕点类最受欢迎。在盐城,阜宁大糕制作历史悠久,颇为出名。传说,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路经阜宁。某日,微服私访,略感饥饿,见农家小儿食用一种糕点,遂共食。感觉入口香甜、滋润细软,又见此糕白如雪,柔如云,可卷可开,便赐名玉带糕。在盐城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,大年初一早上醒来,要吃一口“玉带糕”才可以开口讲话,所以又称“开口糕”。
作为水乡明珠,盐城水质天然无污染,鱼肉鲜嫩,这便是建湖恒济大鱼圆美味的关键。活蹦乱跳的鲜鱼经过处理,先刮取净肉剁成鱼茸,然后加入葱姜盐以及鸡蛋等配料,再搅拌成黏糊状,最后靠纯手工制成鱼圆。鲜嫩的鱼圆,食用方法多样,蒸、炒、烧汤、涮火锅均可,不仅颇受成年人欢迎,也深受小朋友的喜爱。鱼圆登场,年夜饭便瞬间被鲜味和香气浸透,充盈着年年有余、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。
大纵湖、九龙口的大闸蟹,因终生生活在水质清新的环境中,蟹身不沾泥,俗称清水大蟹。青背白肚,金爪黄毛,螯足强健,肉鲜味美,营养丰富。掀开甲壳,一掰为二,趁热大口吸食蟹黄,简直是美滋滋的享受。
秦南牛肉以哈氏家族最为出名,百年老字号。相传清光绪年间,哈氏移居本地,从事水牛宰杀加工,其加工工艺逐渐在本地传开。它选用上乘水牛,运用独特工艺煮制而成,具有新鲜、味香、纯正、劲道、口感极佳等特点。
《新华日报》曾在显著位置报道“射阳大米、米中之王”。射阳县千秋镇,地处北纬33.88°,光照足、无霜期长。每一颗千秋有机大米,都呈现米粒饱满、晶莹剔透的健康状态,入嘴香醇绵密,营养丰富,口感独特,驰誉上海、苏南等地。
作为上海人的必备年货,一进入腊月,预订包子的顾客源源不断。东台西溪下足了功夫,不仅为大家准备了广受欢迎的董哥哥大肉包,同时还备下了鲜香美味的青菜包、松软香甜的豆沙包、独具特色的蟹黄包等。
进入腊月,不少家庭陆陆续续开始加工香肠了。香肠,承载着浓郁的乡味,也是人们心中难舍的春节符号。食物中蕴藏着爱,爱在的地方便是家。滨海香肠是滨海最为出名的特产,吃起来肥而不腻、味道香美。如今,在滨海做香肠已变成了一种文化,成为当地人的送礼首选,甚至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购买以馈赠好友。
藕粉圆子是盐城人招待客人的特色菜肴,用料考究,做工繁琐。据说这是一位建湖籍的宫廷御厨师制作出的点心,告老还乡后带回建湖,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清甜爽口,沁人肺腑。细嚼余香不绝,避肥腻之讳。营养丰富,有健骨益血之功能。佳节将至,水乡明珠的温婉化作一碗时令糖水,承载着独有的非遗甜蜜。
“吃碗鱼汤面,赛过老寿星”。在盐城人的餐桌上,无论早餐、午餐、晚餐,都可以用鱼汤面开席或收尾,一周不吃碗鱼汤面,就算白过了。鱼汤面,作为盐城东台市地方传统面食,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主要原料是面条,汤白汁浓,滴点成珠,清爽可口,在外打拼的盐城人,回家一定是少不了这一碗热气腾腾的百年味道。
“盐城八大碗”菜肴具有显著的盐阜地域文化特征,菜品和菜肴烹制技艺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,已成为盐城最具特色的美食品牌。代代相传的盐城文化,酿就“盐城八大碗”这独放异彩的非遗瑰宝……说起年菜,八大碗一定占得几分席位,酒席上早已不仅仅是八大碗,但无论如何改变,八大碗中的菜却仍然是盐城人酒席上的必备。
在盐城,无论早餐江湖如何风起云涌,鸡蛋饼始终有它的一席之地。鸡蛋饼是盐城街头巷尾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吃,它口感润滑细嫩,营养颇为丰富,做起来简单省时,是早餐的最佳食品之一。虽然全国不少城市都能见到这种小吃,但盐城鸡蛋饼却以它独特的魅力自成一派,令无数食客难以忘怀。
早在一百多年前,盐城滨海县的梁氏一家创制了“梁氏五粮粥”,选料精道、方式新奇、程序独特。五粮粥以大米、小米、大豆、花生、玉米五种食材为原料,将除去大米外的四种食材磨成粉末,蒸煮后再慢慢熬制,历时两个小时左右做成。
一碗正宗的五粮粥,看上汤汁浓稠,米粒通透,虽是粥却毫不寡淡。闻上去谷味清香扑鼻,香气怡人;品一口滑润爽口,舌底生津。
伍佑醉螺是盐城市地方汉族传统名吃,伍佑镇特产,始于明代。酒香浓郁、咸甜适宜、清脆爽口、细嫩鲜美。伍佑醉螺是佐餐下酒的佳肴,宾朋馈赠的礼品。
发源于盐城南部的伍佑糖麻花作为传统地方美食,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,是盐城地方非遗美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,也是一代又一代盐城人的匠心传承。伍佑糖麻花状如双龙盘旋,小巧玲珑,以香、甜、酥、脆著称,是馈赠佳品。因其有不同于一般茶食的特点,百年来不为食客遗弃。